2014年以来,民营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不利因素增多。1~6月,全区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自治区工商联抽样监测的243家中小微企业,有30.9%亏损经营,有60.9%的企业原材料成本比第一季度提高,有68.3%有企业用工成本比一季度提高;1~7月,全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0%,增速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1~8月,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8%,比1~7月回落0.8个百分点;1~8月,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6%,比1-7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1个百分点。
当前,民营经济下行主要受市场与融资两大因素影响。
一方面,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原材料成本提高,产品市场价格下降,企业效益压缩。民营企业在糖业与有色金属占有相当大比重。8月份,我国进口加工成品糖平均成本仅为3821元/吨,比广东销区糖价低816元/吨,而纽约期货市场10月交货的原糖平均价格15.89美分/磅,环比下跌1.29美分/磅,跌幅7.5%;9月中旬,广西糖价跌破4000元/吨,新榨季即将到来,可以说,糖业将进入一个严寒的冬天。有色金属,下半年价格一直上涨,但9月份急转直下。铝从今年6月底到9月初间上涨了3000元/吨左右,而9月上旬到中旬就下滑了1500元/吨左右;锌在今年7月上涨1400元/吨左右,8月平稳一段后,9月初到目前已下跌了900元/吨左右;铅在7月下旬急涨之后,目前又跌到了低点,比6月的价格还低。可见,资源型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挑战。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盈利能力降低、还款能力不足,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出债务危机,加深了银行谨慎放贷、惜贷,甚至提前收贷,使部分实体民营企业资金链存在断裂的风险明显增加。1~7月全区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1153.22亿元,同比少增27.95亿元。9月18日从广西金融集团了解到,广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38亿元,融资性担保余额已超过300亿元,放大倍数已接近银监部门认可1:10最大倍数,难以增大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自治区工商联第二季度中小微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9.2%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比第一季度提高。可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共识。
为此,建议:
(一)认真研究当前资源型支柱产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新榨季到来之际,加紧争取国家支持,制定出台我区甘蔗生产直接补助方案,让群众不受到严重损失,并做好企业与群众关系协调工作预案, 逐步推动甘蔗种植政府直接补助措施,制糖生产市场化运作,防止糖业大起大落。对于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源型企业,应从解决地方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出发,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税费减负办法,保障企业维持生产。
(二)切实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9号)于2014年8月5日已经下发,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作用尚未显效。因此,要抓紧政策落实,对资金需求迫切的企业,实施分类指导。一是对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的企业,要确保存量贷款不减少、准许到期转贷——贷新还旧、设定贷款利率上限、抵押物不缩水等不变,保证原有放贷力度。二是对生产经营发生严重滑坡,但只要资金有保证还能保证生产经营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采取联合监管措施。在保持原有贷款额度的前提下,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资金切实落到生产经营上。三是加快企业融资预警制度建设,早发现苗头,早采取监管措施,把资金链断裂风险降到最低。四是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提前收贷、对民营企业的各项放贷再贷审批周期过长、审批额度减少、贷款抵押物范围缩小等放贷现象进行监管与查处。五是各级政府加大政府融资性担保资金,参股和控股部分担保公司,扩大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能力、担保额度。
(三)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乏力,主要受电商快速发展的冲击。因此,要从长远出发,加大扶持现代服务发展,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产业,提到广西产业发展重点地位加以扶持,促进经济转型。
